你好,我是你的运营老师类延昊,因为通过“类类有话说”栏目被熟知,大家更喜欢叫我类类。我是一名骨灰级的社群运营老兵,15 年来见证了社群运营的整个发展历程。
其实,早期线上社群萌芽是从 MSN、QQ、贴吧、论坛等线上化社群开始的,当时我担任猫扑网运营总监,运营了上千个 QQ 群,来管理版主、联盟主等核心用户;
后来,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尤其是微信兴起后,社群逐渐成熟变成了一个常规的运营工具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我又在酷我音乐、奇虎 360、蚂蚁金服等知名企业带团队做业务,涵盖了社群建立、激活及维护等工作;
这两年,因为流量越来越贵,社群又有了一个新的衍生叫法“私域流量池”。
2015 年,我开始做自媒体通过公众号“类类有话说”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根据以往经验,规模化运营仅数月,社群粉丝就突破了 30000。但跟大家一样,很快就遇到了管理员新陈代谢、群活跃度下降、成员流失等种种的问题 ,经过分析总结,并和同行交流后成功突破了瓶颈。相信这些结论也可以帮到处于困惑中的你,我将通过本专栏的 22 个课时倾囊相授。
社群作为一种工具,是获取流量和对用户精细化运营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头部用户、核心用户的运营上,流量变现上,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未来 3-5 年,随着流量红利见顶,新的趋势爆发(如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社群将成为承接新渠道流量、维护老渠道的重要工具。因此,近年来引起各行各业的重视。
随之而来的,是社群运营人员需求逐年稳增,高薪专家层出不穷。你知道一个专业的社群操盘手和一个普通的运营人员月薪能差多少吗?答案是:10w+!
究竟差距在哪儿了?
普通运营往往知识点零碎不成体系,终日忙于“打杂”,不梳理不思考,更无名师带。即便对社群运营的基本流程、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也难免陷入了 5 大“怪圈”。
“救火队员”:对社群运营整体逻辑模型不清楚,不知道为什么做,如何做得更好。响应这个部门的需求,那个部门的需求,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处“救火”,疲于奔命,拿不到结果。
“社群客服大总管”:无法制定社群运营的SOP流程,每天陷于社群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非常忙碌但看不到成绩。
“万金油”:引流懂一点、变现懂一点、社群内容活动懂一点,样样通,样样稀松;浑浑噩噩了几年,拿不出一个耀眼的操盘案例和特长技能。
“老黄牛”: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能抓住任务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也无法做到资源合理调度,甚至没有把琐碎事务标准化交给管理员去做,效能低成长慢。
“没头苍蝇”:活动搞了一大堆、内容搞了一波又一波,但是效果怎么样,数据怎么样,后续迭代怎么样,一脸懵逼,对数据非常迟钝。
而操盘手则拥有扎实的运营基本功,熟知社群运营“套路”,了解企业对社群运营技能最为关切的点。那么,怎么才能成为操盘手呢?
我通过整理近 3 年来被咨询的 100 多个社群运营问题,梳理出了最常见的 16 个问题(如社群常用 3 大模型 6 大途径及使用方法、社群如何实现 0 成本获客和变现等)和最热门 6 大行业玩儿(在线教育、电商、母婴等),带你揭秘运营操盘手的“法宝”,告别社群运营“三无”状态。
为了做出真正有价值的专栏,我调研了市面上已有的社群运营课程,看到了很多“社群运营大师速成”甚至“1 周教你增粉 100 万”之类的课程。不能说这些课是在“割韭菜”,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专栏我也只能将 10 多年工作经验中摸索、实践、总结分析出来的社群运营模型、系统搭建、引流、活跃度、变现的实操方法和案例等分享给你。
每一课时我都会抛出一个问题,带你一起思考、剖析,讲清楚背后的原理和逻辑,最后给出解决方案;
每个案例我都会邀请有真正行业实战经验的嘉宾来讲,不仅带你【回顾-拆解-总结】成功案例是怎么做的,还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什么时候这么做,让你真正了解社群运营的本质。避免理论满天飞,学完感觉“道理我都懂,仍旧做不好社群运营”。
不过,想真正掌握还是要靠你在实际工作中多实践多思考。本专栏特别搭建了学习群,我以「学+练」的模式,带你操盘一个完整的社群项目。当然,这个群也供大家交流讨论,你可以将遇到的实际问题抛出来群策群力一起解决。
总之,如果你不想再做别“救火员”“社群客服大总管”“万金油”“老黄牛”“没头苍蝇”了,那就跟着我一起学下去吧,也欢迎对社群感兴趣的产品、市场同学,下一课时我将从“社群运营演变的3个阶段”讲起,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