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学习《腾讯产品启示录》,我是讲师薛军。
我于 2003 年作为第 391 号员工加入腾讯,从 PC 互联网时代的 QQ 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11 年里,我领导、参与并见证了腾讯多款成功产品的诞生和成长。负责的 LBS 索骥定位平台及产品,为日后微信“附近的人”及“摇一摇”功能的诞生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经历了两次浪潮,有的企业创造了 PC 时代的辉煌,也有新锐斩获了移动时代的荣光,但只有像腾讯这样的极少数企业能够跨越两个时代的鸿沟保持高速发展。
是什么支撑腾讯在瞬息万变中实现 20 年持续增长呢?
腾讯又是依靠什么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明星产品呢?
这背后的“产研心法”到底是什么?
由于种种原因,这套支撑腾讯问鼎江湖的“心法”并没有在任何书籍或公开场合披露过。
作为腾讯学院第一批高级讲师,我连续 9 年分享内部产品创新与敏捷研发经验,帮助 5000 名腾讯骨干掌握“腾讯产研心法”,促进公司各个业务的发展。近 5 年来作为专业培训师,我运用这套“心法”帮助了上百家企业的产研团队,成功指导 10 余个产品的转型升级。
但不论是内部分享还是外部培训都有局限性。想要将“心法”分享给更多人,就必须采用更易传播的在线形式,于是联合拉勾教育共同推出这门课,旨在带你剖析腾讯产品成功的 3 条原则和 6 个方法,助你快速掌握大厂产品人的必备技能。本课程同时支持图文、音频、视频 3 种授课形式,相信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纵观腾讯发展史,无论早期的QQ,中期的QQ空间、QQ邮箱,还是现在的微信、移动支付都是靠持续的产品创新,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最终获得用户的认可。可以说,“腾讯产研心法”实际上就是“产品创新方法论”。腾讯过去20多年的成绩足矣证明产品成功的唯一方法是持续的产品创新。
这里说的产品创新,既不是指“简单增加新需求”,也不是指“无序强大产品功能”,更不是“盲目跟风竞品”,而是聚焦用户,回归人性,寻找产品刚需和痛点,按照合理优先级,有节奏地不断迭代产品。
比如,米聊、手机 QQ、微信 3 个产品在抢占即时通讯市场时,米聊优先出了图片涂鸦功能,随后手机 QQ 也迅速发布上线了该功能。但微信认为涂鸦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它并不是用户的刚需和痛点,所以没有跟风竞品做新需求,而是有条不紊地把这些时间全部用在了当时优先级最高的“语音聊天”功能上,时至今日“语音聊天”依然是微信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这一决策也为微信后来反超米聊和手机 QQ 做了不可小觑的贡献。
那么,具体如何做到聚焦用户,回归人性,寻找产品刚需和痛点、合理排出优先级等做出成功产品呢?我将通过这门课的 9 个课时,为你一一详解。课程分为 3 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剖析广研团队如何让 QQ 邮箱打败网易邮箱,以及微信如何反超米聊等案例,来讲解腾讯产品创新方法论,分析腾讯为何总能突破困境;
第二部分:通过 7 个课时详细讲解支撑腾讯进化式创新的 3 个原则和 6 个方法,并通过真实案例手把手教你如何使用,让你学以致用;
第三部分:通过对比当下热门产品,分析“腾讯产研心法”是否一直可持续。
学会产品创新真的这么重要吗?当然,不论是晋级评审、跨部门换岗位、跳槽,还是创业找投资,都需要证明自己足够优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自己的代表产品不断创新,得到市场认可。这就要求你必须了解产品创新的方法论及应用方式和技巧。
如果你对腾讯产品成功的秘诀感到好奇,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做出投资人买账的产品,如果你想了解大厂青睐的产品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如果你想被晋级评审人、心仪公司老板赏识,建议你坚持学完这门课,我会尽量用精炼易懂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案例,让你轻松快速地听懂学会。好,以上是本课时所有内容。我在下节课等你,再会!